這幾天與一位朋友聊天,他說最近在單位經常被人穿小鞋,問我該怎么辦。我不知道該怎么回答他。為什么這么說,工作這么多年,我確實沒有經歷過類似的事情,不過我還是送了他兩句話:“戒急用忍”,“忍無可忍時無需再忍”。
這兩句話是小時候父親對我的教導。父親雖然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,但很愛讀書,直到現在,每逢休息日,他必在圖書館,幾次“失蹤”都是在圖書館找到的他。他非常喜歡傳統文化方面的書籍,并且特別愛書法。從小父親對我要求就特別嚴,他經常會在我的房間貼上一些名言警句,教我為人處世的道理。印象很深刻的是最開始他掛的是這樣一句話:寒山問拾得曰:世間有人謗我、欺我、辱我、笑我、輕我、賤我、惡我、騙我、如何處治乎?拾得曰:只要忍他、讓他、由他、避他、耐他、敬他、不要理他,再待幾年你且看他。到后來又寫了一句話,“戒急用忍”,“忍無可忍時無需再忍”。
小時候我看不懂,但是每天一睜眼就能看到這幾句之乎者也,時間長了就潛移默化記住了它。突然有一天來了興致想去了解它,查詢它的含義,理解到父親是想告訴我:與人相處的時候要多忍讓,即使是那些曾經對你“使壞”的人,仍要對他存有一份敬畏之心,過幾年你再去看看他對你怎么樣。但是也不能一味地永遠忍讓,“該出手還得出手”。
現在我也很喜歡去讀中國傳統文化方面的書籍,也愛書法,這是受父親的影響。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、源遠流長,有他獨特的思想魅力,非常值得我們學習。當然在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方上,我也始終堅持“取其精華,去其糟粕。推陳出新,革故鼎新”的原則。
聯想到我朋友的那段“遭遇”,從根本上講還是一種文化的影響。不同的企業的文化,造就不同的員工,也會形成不同的工作氛圍。
那么到底什么是文化呢,連“百度百科”也很難去給它下一個精確的定義。我個人理解的是:好的文化是一種潛在的力量,能夠指引、激勵人前進,并且能夠形成強大的團隊凝聚力,最終提升團隊的戰斗力,它是是一種意識形態的產物,能夠被認可、接受和傳承。如果細分的話,文化又分為物質文化(指人類創造的種種物質文明,包括交通工具、服飾、日常用品等,是一種可見的顯性文化)、制度文化(制度文化是人類為了自身生存、社會發展的需要而主動創制出來的有組織的規范體系)、心理文化(心理文化指生活制度、家庭制度、社會制度以及思維方式、宗教信仰、審美情趣,它們屬于不可見的隱性文化)。
小時候父親給我寫的那幾個字,對我的影響也是深遠持久、潛移默化的。就我所在的公司,其實也是在傳承一種獨特的“文化”。大家把公司看作是一個大家庭,有很強烈的歸屬感和奉獻感。正是基于這種文化,公司這兩年不斷發展壯大,立足于行業。
對于呼叫中心行業來說更應該去重視文化的建設。呼叫中心行業人多、管理難度大、流失大是這個行業的特點。10人的團隊可以靠個人工作能力的體現,100人的團隊就需要建設體系化的制度去管理。那么1000人的團隊就需要良性的文化和價值觀去塑造。而10000人團隊則需要靠信仰。對于現在的呼叫中心來說,尤其需要文化的引導。那么呼叫中心到底該如何確立自己獨特的組織文化呢?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去開展。
第一、明確呼叫中心文化的主題。它可以是一個宗旨、口號、目標或要求。比如電視劇《士兵突擊》鋼七連的口號“不拋棄、不放棄”就是很好的范例!好的口號能增強團隊的凝聚力。鋼七連在改編后,原“老七連”的人仍記住了七連的精神,這是對團隊文化的最好詮釋。呼叫中心行業屬于服務型行業,為此可以圍繞確立服務型的文化。基于服務來設計服務類型的口號。如大家耳熟能詳的“客戶至上、用心服務”。口號設計了,還需要大家對口號進行詮釋,才能起到效果。長期以來,呼叫中心一直都是屬于高流失的行業,這與文化建設的好壞有一定關系。大多數的離職申請,都是說壓力大、受不了被客戶罵等,其實這還是由于對這個行業工作性質的理解不足,員工把被客戶罵當做一種負擔,壓力。因此,我們在做文化建設的時候應該要讓員工充分了解這個行業的特性、特點以及發展情況。把這種問題要讓員工充分理解窗口行業的特點、明白被客戶罵“很正常”,要學會換位思考,讓員工接受“幫助他人、快樂自己”的理念。
第二、文化建設需要重視人的作用,“以人為本、和諧發展”。在管理中要注重:1、關心員工、讓員工感受到中心的溫暖。對有條件提供宿舍的企業,管理者可以去員工宿舍看看員工的生活情況,幫助改善住宿就餐等情況。2、尊重員工、滿足員工的基本保障需要。尊重企業的每一位員工,,對中心的發展積極提意見、獻言獻策。對提供合理的建議意見著可以實施采納并提供物質獎勵。讓員工“充分當家做主”,做中心的主人。
第三、信任員工、對自己的員工合理授權。很多呼叫中心都有門禁,但是很少有中心在門禁上去強調過多。他們會在墻上貼很多標語,進門請刷卡,開門也是您的一項權利,只有作為我們的員工您才能擁有。等等類似的措施。從而以達到如下的文化建設目的,激發員工的內在潛力、提高員工的自信心、增強員工的責任感。
第四、注重文化宣傳的方法,要圍繞主題來開展文化建設。通常我們建設文化的方法以及宣傳的方式可以采用如下方式:
1、舉辦一場有意義的入職儀式。比如為新員工舉辦入職儀式或進入班組后的歡迎儀式。這會還要談到電視劇《士兵突擊》,鋼七連會給每一個入職的士兵標上編號,讓他們知道自己是連隊第幾名士兵,還要會唱連歌。這樣的儀式會讓入職的士兵印象深刻,產生強烈的歸屬感和榮譽感。
2、班前會夕會。班會是最好的方式,可以著重去宣傳討論。
3、張貼體現組織文化的標語。我們經常看到很多中心的現場都張貼著各類的宣傳標語,但是與呼叫中心文化建設相關或者與服務相關的甚少。作為呼叫中心,應該大力對服務文化進行宣傳,張貼微笑服務方面的標語。在我們客服中心的墻上就有一句話,這句話是我當時帶班時班組成員一起討論出來的。后來我離開、帶培訓去了,這句話卻成為了中心對員工的要求。(我們的微笑讓您聽到、您的微笑由我們創造。畫外音:讓客戶該收到我們聽得見的微笑)后來中心搬遷時,這句話也隨著一起帶了過來,這其實就是一種文化傳承。每當新人入職我們都會讓新人去學習這句話,體會其中的含義。在我們內訓部門,老師辦公室同樣也掛著一幅字:“厚德載物”。我們希望每一位內訓師都要注重“師德”,擁有像大地一樣能容養萬物的品德。同時也讓內訓師注重對員工品德的培養。
4、內部網站建設、新媒體的運用。公司的網站也是對文化途徑宣傳的一種比較好的方式,比如我們的網站,就有文化宣傳的單獨版塊。一些大型公司的呼叫中心可能是隸屬于某部門的,利用官網宣傳不是很方便,可以嘗試用微信公眾平臺開辟單獨版塊進行宣傳,如定期發布中心的新聞、活動方面的資訊等。
5、文化墻的建設。一些大型的呼叫中心可能會有多個部門,如語音客服、在線客服、質檢、培訓等。其實這些部門都會有自己不同的特色以及不同的文化。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充分運用部門的空白墻壁,做成文化墻,進行宣傳。當然有個原則,主題思想不能變,各個部門要有自己的特色。如在線部門體現的是一種靜態服務、質檢部門體現的是一種公平公正的態度、培訓部門體現的是一種“厚德載物”的思想等等。文化墻可以放置照片以及宣傳專欄等等。
6、外出參觀學習、促進不同中心文化交流。外出參觀學習可以領略不同呼叫中心的文化魅力,更能夠吸收眾家之長,揚長避短。吸收不同的文化思想,相互碰撞、相互交融,共同成長。
7、員工活動、拓展活動。活動是文化建設的一種很好方式,不僅可以讓員工得到放松,還能通過活動來宣傳團隊文化,促進團隊的凝聚力以及組織成員的向心力。很多公司每年都會定期舉辦拓展,以加強公司企業文化的建設。
8、評選活動、如最美客服人、服務創新大賽等等。通過舉辦一系列活動來達到文化宣傳的作用。評選活動可以鼓勵大家參加,以此展現每個人的風采,體現個體的優點,用個體影響整體,從而促進整體的提升。
9、文化長廊、歷史陳列室的建設。中心發展史、文化展覽館的運用。通過建設陳列室,展現中心發展的軌跡以及歷史榮譽,更加形象生動了解中心的過去與未來,使得文化宣傳更加直觀。國內有些呼叫中心就用了整整一層樓來展示中心的發展以及變遷,讓員工參觀學習領略中心的獨特文化。
10、內刊的宣導。有些呼叫中心有發行自己的內部刊物,其實內部刊物也是很好的一種宣傳方式,相對現在的新媒體時代,傳統的刊物更具時代感,更是一種文化宣傳的手段。
11、先進事跡、個人的宣傳。先進、正面的事跡一定要大力宣傳、用內刊新媒體、或者光榮榜等方式去彰顯文化事跡,并且要號召大家去學習先進事跡。
?
總之呼叫中心的文化設計要基于“服務”為主題,打造一系列的服務文化,讓員工深刻理解服務的含義,最終使得呼叫中心的文化得以深入人心,然后傳承。從而塑造自己獨特的文化,讓文化去引導大家前進,形成呼叫中心整體的凝聚力,提升團隊戰斗力。
本文刊載于《客戶世界》2017年8月刊;作者為石賀彬,單位為中通快遞客服中心.
1、想學習更多內容可添加潘老師微信:18510813910,或是掃描她的二維碼進行添加,加微信時提供:姓名+服務機構+職位,不是呼叫中心的朋友勿加,謝謝!
?2、《客戶世界》雜志訂閱、培訓、公開課、會議、金耳嘜評選、外包、系統集成建設等聯絡:潘老師,18510813910,?左老師,13466626291,鄭老師,13718770777?
《客戶世界》月刊是國內Customer?Engagement領域領先的紙質出版物,行業旗幟媒體。自2003年1月創刊,已連續出版超過15年、累計發行超過170期;在業界廣受贊譽。每月10日發行。
《客戶世界》雜志投稿請發:edit@ccmw.net,liuxq@ccmw.net, panjl@ccmw.net